2)第 97 章(【不能落后】...)_开局继承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市面上不仅涌现了大量新画家,也涌现了大量造假分子。

  最爱把假的古字画卖给热爱附庸风雅的家伙。

  可惜这批“王羲之真迹”因为年代太久远,大部分都已经救不回来了,只剩下被压在地下千年、早已扭曲变形的箱子勉强还留了下来。

  专家们再怎么仔细搜罗,也没法从里面抠出几张残片来。

  要是这墓能保存得更好一点,说不准就能分析出这几大箱“王羲之真迹”里面到底有没有真品了。

  好在这位墓主人所做的努力不仅是把自己的藏品陪葬,他还叫人把自己钟爱的几幅藏品刻在墓室四壁上。

  虽说有一些内容已经被磨蚀了,但大部分碑刻内容还是顺利留存下来。

  这人对自己的丧事是真的很上心了,什么都自己安排妥当才肯蹬腿。

  考古队的成员们如痴如醉地投入到清理和研究工作里头。

  整个过程看起来琐碎又冗长,吴普他们在旁边打下手时却能真切感受到大伙的认真和喜欢。

  每每把一堆碎片还原成它入土前的模样,不少人都忍不住停下来过去欣赏一番,相互吹吹夸夸,工作氛围非常棒。

  王师兄更是看到别人修复一样东西就要凑过去认真观摩。

  很难想象出土时那些灰头土脸的小碎片,居然能变成大大小小的陪葬器物。

  要是字画能留下几张残片,经他们来个“妙手回春”说不准都能开专展了!

  碰上有意思的墓主人,整个研究过程也很有意思。

  接下来几天,吴普都领着人在旁边打杂。

  李清照还认认真真跟着专家做拓片,她底子好,懂得又多,把现代拓片工具玩明白后很熟练,弄得专家都和自己带来学习的学生说“你们看看别人,再看看你们”。

  王羲之跟着吴普看了一圈墓室里刻上去的“王羲之真迹”。

  看完直摇头。

  吴普好奇地问:“他刻了这么多幅,难道就没有一幅是真迹?”

  王羲之笃定答道:“没有。”

  是真的没有。

  他虽不能保证能认出自己从小到大写的字,但不至于把别人的字认成自己的。

  这个人最喜欢的几幅字,明显都不是他的手笔。

  大概有一两幅仿得还不错。

  至少内容是对的。

  由此可见,唐朝古画造假市场蓬勃发展啊!

  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个顶级迷弟一带货,王羲之的字瞬间就炒成了高价。

  为了高昂的利润,商人自古以来就敢于做任何事,区区造假算得了什么?

  你想买,我就必须有得卖!

  至于真品,大抵都是少数人的私藏,普通人根本无缘窥见它们的真容。

  造假造得有三分像,已经很不错了。

  吴普本人不算是过来交流的学生,第三天他就把王师兄他们留在考古队大本营,自己领着王羲之他们看看“会稽郡”如今的面貌。

  两晋时期会稽郡不算太小,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