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73 章(【怎么可能】...)_开局继承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个特别有名的烧猪院,据说有个叫惠明的大和尚做猪肉特别好吃。

  可惜苏轼出生时惠明和尚都圆寂了,到了大相国寺只能绕到烧猪院看两眼解解馋,真不知道那位大和尚做的猪肉到底有多好吃!

  朱元璋惊讶不已:“寺院里烧猪?”

  苏轼微微一笑,说道:“对,当时惠明的老朋友杨亿杨相公,是位翰林学士,特别爱去找惠明吃猪肉。有天杨相公在惠明那吃饱喝足,揉着肚子对惠明说‘你可是个和尚,别人把你这里叫烧猪院不太好吧?’惠明说‘别人要这么喊我能怎么办?’杨相公就给他提了个建议,你猜是什么建议?”

  朱元璋直摇头:“我怎么晓得?”

  苏轼脸上笑意更盛:“杨相公说,不如就改名叫‘烧朱院’吧,就你姓的那个朱。”

  朱元璋:“…………”

  嬴政和杜甫听了都忍俊不禁。

  苏轼这家伙可真是个促狭鬼。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出了居住区,他们踏入游览区后没走多远就有不少游客注意到了,齐刷刷跑出来拍照。

  别看现在汉服成了流行,走在街上时不时能看见有人穿着外出,实际上对大部分人来说它离日常生活还是挺遥远的。

  像苏轼他们这样四个人四个款式,走在一起更是引人注目。

  尤其他们四人一个作君王打扮、一个作文人打扮、一个穿着道袍、一个穿着僧袍,竟是把王权以及儒释道三个领域都涵盖进去了,光是走在一起就莫名地引人注目。

  要知道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掌控着一代代王朝的始终是朝中的“君臣”,文人们首先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若是仕途不得志,他们才会转投佛家与道家文化寻求思想上的解脱。

  不仅文人失意时常与佛道结缘,像朱元璋这种活不下去的贫农子弟,走投无路之下也会剃发为僧,只求能吃上几顿饱饭。

  这样四个人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段段历史的缩影。

  看到的人不一定懂,却都能感受到整个画面的奇妙与和谐。

  游客们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手已经飞快按下拍摄键。

  不管从哪个角度拍,感觉都像是一幅名画。

  这趟来值了!

  苏轼几人一直被拍到放映厅外。

  过来看阅兵纪录片的人不多,吴普没特意给苏轼他们留位置,让其他人三三两两地自由入座。

  就等苏轼他们过来开播了。

  吴普招呼他们到前排的五连空位上落座,奇道:“你们怎么都换衣服了?”

  “人前岂能失礼。”嬴政说道。

  苏轼三人连连点头。

  吴普给他们介绍起阅兵是怎么一回事。

  得知可以看到现代军事力量,嬴政他们都很期待,落座后便开始等着阅兵纪录片开播。

  灯一关,外面的游客就看不清里面的嬴政等人了。

  想想自己还有许多地方没参观完,游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