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幽冥毒火_从斗罗开始的自我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筑基练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练虚合道,这是内丹说的五个修炼阶段!

  想要说清楚这些,先要明白修行理念的演变。

  鸿蒙时期,人类心思质朴,没有什么杂念,能与天地通,能感悟自然奥理。

  所以有了《黄帝内经》开篇中:“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就是因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心思也变得复杂起来,各种欲念丛生,杂念一多,也就绝地天通了,所以道家一直提倡人心归于质朴。

  但人心真能回得去吗?

  既然人心无法在回归质朴,那就开始管理人心,梳理各种杂念,将这些杂念演化成独到的理念,通过这些理念去滋养自身的气,也就有了“练气士”一说。

  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是其中之一。

  百家争鸣,就是百家学说,百家理念,养百家之气。

  虽然争鸣,谁也说服不了谁,但百家却公认一点,那就是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佛家理念的引入,各种理念也开始相互融合,道家说“抱元守一”,儒家说“执中贯一”,佛家说“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最终目的。

  “一”者,单也,通“丹”!惟道无对,故名曰丹!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

  内丹学说就此衍生!

  最初的“筑基练己”,用普通人的话说,就是克己修身,管理好自身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

  为什么叫“修身”而不叫“修心”?

  因为一个人的心,旁人是看不到的,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清,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却历历在目!

  通过修身,来反应修心,这就是克己修身,也是“筑基练己”。

  如果一个人,长期以“正直”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颗“正直”的心!

  有了正直的“心”,就能养出“正直”的气,以至他的精神状态也很“正直”!

  这样的正直的人,光是精神面貌,鬼祟小人看一眼都会觉得心虚。

  常年身处高位的人,也会如此,精神面貌让普通人不敢直视。

  通过自身的行为理念来养出一身气势,这种气势反补精神,这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

  换成真正的修炼,一个人拿着一本火属性的秘籍,修炼出火属性的“气”,炼气化神后灵魂也带上了火属性。

  这也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但如果一个人灵魂本来就是火属性,那他的气自然也是火属性。

  这同样也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只不过顺序不一样罢了。

  顺者凡,逆者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正常的斗气修炼,是在不断精进的同时,斗气潜移默化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