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堂争执_楚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天随楚铮一同进宫看望太后。没想到竟还遇见了皇帝。

  楚琳见楚铮来了。道:“铮儿,皇上刚下早朝便来看姑姑,真是个孝顺孩子。”

  赵应微微欠身:“这是孩儿应做之事。”

  楚铮不由一笑。那天他还真以为姑姑对皇上起了怜悯之心,可与父亲一席谈话后,早已明白这不过是楚家对皇室的分化之策而已。父亲略偏向大长公主,而姑姑却暗助皇上。再加上赵茗天性孤傲和习惯于颐指气使。悄然间已将姑侄二人推向敌对态势。这才是楚家所期望的。

  楚铮上前见过赵应。赵应在他面前也不摆什么皇帝架子。笑道:“楚将军这称呼太过拗口,以后无外人在。朕还是直呼你名吧。”

  “是。”楚铮笑了笑,道,“皇上,外面都快接近正午了,今日早朝怎么拖至此时?”

  “今日早朝真可谓热闹非凡啊。”楚琳冷笑一声,道,“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辛劳多日,才整理出对此番北疆大捷的封赏之策,可是以礼部侍郎梁临渊为首地一干儒生百般刁难,相国大人将他们逐出大殿,这十余人竟在宫门外长跪不起,有地甚至于以死要挟皇上。皇上,这等人留在朝中又有何用?”

  楚铮明知故问:“这倒奇了,北疆众将领因军功方得朝廷封赏,与梁侍郎他们又有何干了?”

  赵应解释道:“你有所不知,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提出地封赏之策涉及甚广,不仅有北疆大营将领,还有南线大营和西线大营两位统领大人。”

  “原来如此。不过三位边疆大营地统领大人均任职多年,照我朝惯例,早该调换了,这事梁侍郎有何可争的。”

  赵应道:“此次封赏争论关键在于北疆大营孟统领和右将军邱亦生,功报上这二人无功无过,孟德起统领平调至兵部任右侍郎,而邱亦生则被调往南线任江都郡大营主将,更是降了一职……”

  楚琳打断道:“皇上,孟德起和邱亦生之事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不是已向你禀报过了吗?这二人不服军令,未曾治罪已是宽宏大量了。皇上,对梁临渊这等扰乱朝纲者,不可姑息,应严加惩戒。”

  赵应苦笑连连,他本是想前往太平宫,来凤鸣宫只是顺道探望,只是听说楚铮已经去了,便在此等候,并未想议今日早朝之事,没想到楚琳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只得搬出姑姑赵茗来挡驾:“太后,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等孩儿禀报皇姑姑后再议也不迟。”

  楚琳转首问楚铮:“铮儿,方才你去太平宫,可曾见到大长公主?”

  “未曾。”

  楚琳对赵应又道:“大长公主为了敏儿伤势,不知何时才能出关。这事难道就这般拖下去?何况此次封赏主要依据北疆宣抚使团所上呈奏折。上面还有王老侯爷和郭大人的印章,众多大臣都无异议,就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