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九章 武将开会和文官闹事!_武大郎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的一种怀柔政策,毕竟辽国也不是一个小国家,虽然自己带人把辽国给灭了。

  但是这么大的疆域,也不可能全部指望朝廷派来文官治理,现在武明的短肋就是人才紧缺。

  上次开科举基本上就把大宋国的人才差不多给一网打尽了,武明早早的就把他们分配到了包括海外之地的各个地方去治理地方了。

  现在又突然多了这么大的疆域,这让武明到哪里去找人来治理这新得到的地方呢。

  无奈之下的武明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些被抓的辽国文臣的身上,毕竟武明在原西夏就实行了以党项人治理党项人的政策。

  这么长时间下来以后,效果还算不错,有成功的经验摆在那里,武明就决定对辽国的契丹人也实行这样的办法。

  相对来说,辽国的这些契丹人反而比那些老西夏的党项人更加容易接受宋国的管理。

  这是因为在辽国的贵族区早就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这股潮流就是辽国的贵族圈经过长期和燕云十六州的汉民融合交流。

  他们深深的被汉民的文化所吸引,贵族们包括国主都是以说汉话,穿汉服,写汉字为荣。

  而切在辽国还没有被武明彻底剿灭之前,在辽国里面有很多文臣武将,达官贵人都是原来的燕云十六州的汉人遗民。

  有这个先决条件在这里,武明认为:只要到时候把辽国的国主送到大宋朝国都汴梁城里封赏他一个悠闲的王爷名衔。

  朝廷再将这些被武明活捉的文官们好好的拉拢腐蚀一下,那么辽国变成辽郡的阻力会变的很小很小。

  这就是武明不太限制这些辽国文臣的原因,现如今,这些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辽国文官却聚集在自己的门前闹事。

  这就让武明觉得有点不高兴了,在武明看来,这些辽国的文官们是放着好不要好。

  自己要是不好好的收拾他们一顿的话,他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清闲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想到这里的武明就铁青着脸走出了房间,他倒要看看,这些辽国的文官们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而聚集在武明临时的元帅府前吵吵闹闹的辽国国主和一众文臣们看到武明出来以后。

  立刻都全部闭上了嘴巴,一个一个都低着头不敢看脸色不好的武明,这些闹事的人也不是傻子。

  他们敢和看守大门的士卒们吵闹,那是他们还自己觉得自己再怎么说也是贵族。

  无论怎么说,身份也要比这些看大门的士卒要高的多,但是如今武明出来以后。

  他们就不敢再有这样的想法了,毕竟他们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武明的战俘,即使是辽国的国主。

  他也不敢在武明的跟前放肆,武明看着一个一个哑口无言的众人,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笑了笑,说道:“怎么了,你们继续闹啊,怎么就不闹了?我看你们是不是都皮痒痒了。

  啊!是不是你们看我武某人只是关押了你们的武者,而没有把你们都关押起来。

  你们就自我感觉良好了,自认为你们是读书人,应该享受读书人应有的待遇,对不对??

  我告诉你们,收起了你们的那些小骄傲,什么刑不上大夫这一套对我无用,我是一个不太读书的人。

  惹急了老子,老子把你们全部都给砍了,管你们什么身份不身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