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智多星的故事!_武大郎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了赵喆的话以后,武明心说:这波稳了,系统八成是进化成功了,只是我不明白。

  他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难道是我们以前在一起合作一直比较愉快的原因。真是头疼。

  我突然就成了系统的义父,哈哈,不知道这个系统是怎么想的,竟然愿意吃这样的亏。

  先不管了,系统的事情也不着急,反正他还要过段时间才能降生,我还是先解决掉缺人的事情再说吧。

  想完以后的武明直接给赵喆提出来了自己的要求,因为事关重大,武明早早的就开启了视频通话功能。

  他要看到自己提出开科举以后,赵喆的反应。毕竟朝廷开科举可是一件关系到全天下的大事情。

  就是赵喆贵为皇帝,他也不能轻易的想开科举就开科举的。当赵喆听到了武明提出要开科举的事情以后。

  赵喆也感觉到有点头疼,他问武明道:“国师,我知道现在是百废待兴,但是这科举开的是不是有点早了。

  这开科举还没有到时候呢,如果咱们提前开科举,会不会对天下士子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还有国师你有什么打算,这次打算录取多少人?”

  听了赵喆的问题以后,武明很是坦白的告诉赵喆:“陛下,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咱们这次开科举和平时的开科举不一样,这次我决定开文武双科举,也给咱们大宋朝境内的武人一个机会。

  至于文科举吗,我觉得这次应该以治理地方为主要考题,那些无用的八股文就不要再出了。

  因为这次我是打算给地方上多找些有才能的治理官员的,录取人数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我认为,只要是懂得治理地方的,就不要在乎他的出身门第,直接就破格录用。

  至于武科举则是以武力值见高低,只要武力值能够达到三流武将的水准,就直接让他们走马上任。

  虽然这些人的武力值低了一点,但是只是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又不是让他们攻城拔寨。

  以三流武将的水准是绰绰有余了。我现在主要就是缺人。你也知道,咱们现在大宋朝的地盘有多大。

  现在咱们已经处于一个瓶颈时期了,咱们现在的困境就是地广人稀,但是这个着急也没有办法。

  没有两代以上的繁衍是不可能解决掉这个问题的,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所以这第一批的官员。

  素质差点也没有办法了,先将就着用吧,等到咱们第二批的官员培养起来以后。

  这个问题就会慢慢的解决了。”

  听了武明的话以后,宋徽宗赵喆直接大手一挥,说道:“我批了,你先拟个奏章。

  给我送过来,我再让大学士他们润色润色就公告天下,今年开科举提前进行,主考科目为地方治理。

  同时增加开设武科举,各地勇武之人皆可报名参加。”

  得到了赵喆肯定的答复以后,武明直接让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